《扬州画舫录》卷十三云:“扬州宜杨”
     扬州若选市树,似宜杨而非柳。杨、柳虽系同科,其实异属,杨枝坚脆,故往往上挺。柳枝柔韧,故每每下垂。杨、柳之别,不但在植物学上不能混淆,即在外观上也是显而易见的。
明白杨、柳乃是两回事,进而就能了解与扬州有密切关系的是杨而不是柳。
    “扬州”的“扬”,古时本作“杨”,前人早已指出这一点,并有许多实例可以证明。如《史记.天官书》“牵牛婺女,杨州”,又《三王世家》“杨州保疆”;《汉书.何武传》“杨州太守”,又《王莽传》“大将军杨州牧”;《汉冀州刺史王纯碑》“出使杨州”;《魏公卿上尊号碑》“领杨州刺史”,皆作“杨州”。
     至于“扬州”用“扬”字,也是自有来历的。如《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尔雅.释九州》:“江南曰扬州。”之所以用“扬”字,李巡说:“江南其气躁动,厥性轻扬,故曰扬州。”《释名.释地》则说:“扬州之界多水,水波扬也。”但这均与杨树无关。信息来源:www.yztpdq.com
     杨、扬两字,古时常常通用。如《诗经》中的《扬之水》,《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称引时都作《杨之水》;《左传》中的“解扬”,《史记》里作“解杨”;《左传》中晋侯之弟扬干,《汉书》里作“杨干”,等等。
     这些材料说明,扬州的得名极可能与“杨”有关。扬州自然可以栽桑、植柳、种榆,而且桑、柳、榆均各有其经济价值;但不选市树便罢,若选市树,扬州的市树大概非杨莫属。
     学者朱起凤先生说过:“杨州之杨,字本从木。晋王献之《进书诀贴》‘乞食杨州市上’,字从木旁作杨,可证也。自唐以后,惑于李巡‘厥性轻扬’之说,遂改杨为扬,而书传李字,强半改作扬字矣!”(《辞通》上册卷十一)他是坚决主张扬州本作“杨州”的。宋代学者沈括也曾说过:“予使虏,至古契丹界,大蓟茇如车盖,中国无此大者。其地名蓟,恐其因此也。如杨州宜杨,荆州宜荆之类。”(《梦溪笔谈》卷二十五)他认为蓟州、杨州、荆州得名的道理是一样的。
    《读书杂志》考证扬州古时本作“杨州”,《清稗类钞》记载扬州出土古砖文曰“杨州”。“杨州宜杨”,我也认为这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苏ICP备10068214号-2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144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