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浦头镇名的来历,人们都知道:古时有条江,名叫白浦江,江边一码头,名字是浦头。如果再追问下去,昔日之大江今又何在?恐怕就都一脸茫然而无语了。
据杜明甫先生在《江都乡镇史话》中说:“浦头镇东与泰兴为邻,南隔嘶马即为扬子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一代风流的白浦江也早已沧海桑田,湮没无闻了。据传,古时长江下游入海的除了长江主干道外,尚有两条河流:一是现在的黄浦江,一是浦头的白浦江。白浦江当时也是长江北岸江流归海的一条大河。”
文坛巨擘阮元在《广陵诗事》中谈及曲江广陵潮时,也提到:“按,《禹貢》三江:今扬州瓜润之间入海为北江,由东坝入太湖至松江入海为中江,由石门过钱塘至余姚入海为南江。”
北江?曲江?白浦江?说法各异,均语焉不详。
200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李惠宝先生,在了解到质疑“广陵潮”,“曲江潮”这件影响中国文坛二千余年的公案后,决心探求它的前世传奇。他打点行装,作了曲江源流全境的实地调查研究,然后又一头埋进故纸堆里,翻阅了大量的历代史籍,地方史志,考古资料,在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折,对比,考辨后,终于弄清了真相,得出了结论:曲江,是古时长江北岸的一条大江。曲江潮就在广陵。白浦江是曲江的尾闾。
曲江的具体境域岸线是:西端,经过仪征青山至六合赤岸山,瓜步山;中段,经扬州古城南郊和东郊;东段,过圌山关江道北侧经浦头达南通如皋白蒲镇一线。
白浦江是曲江之尾闾,即作为曲江的下游,它从如皋白蒲镇南至江都浦头镇向西南注入长江。
这就是说,白浦江是曲江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曲江下游,与扬州历史上著名的广陵曲江潮息息相关。
那么,白浦江又是一个怎样的走向呢?李宝惠先生于2006年深入浦头,嘶马一线调查后认为:
白浦江东起如皋白蒲镇,向西经泰兴县刁铺镇进入浦头,再向南流向嘶马常兴村,然后折向西南从七里沟于大桥镇东南注入长江。在泰兴刁铺镇,有南官河与其交汇后南去入江,在浦头镇,有龙耳河由北向南在浦头镇南与之交汇。然而,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叠加因素,于明清之际湮灭了。
所以,白浦江曾是长江北泓故道,古曲江之遗珍,也是长江嘶马段弯道演变的历史证物。而浦头,处于白浦江西首,是白浦江边的一座码头而兴起的集镇。
那么,白浦江的遗迹是否真的难寻呢?回答是否定的。
遗迹之一是麻布桥。麻布桥,乃原白浦江上的一座桥梁。在浦头镇万庄村(原麻布桥)。说起这,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里的百姓,为白浦江所阻,生活很不方便。造桥,资金又无着落。这事被江北岸的一位姓范的妇女知道了,他丧夫后以绩麻纺织夏布为生,就将家中积余的六丈二尺夏布捐出来造桥。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人纷纷出钱出力,终于修成了白浦江桥。人们感念这位范姓妇女的善举,就把桥定名为“麻布桥“,后来,连这个村子也就叫麻布桥了。
遗迹之二是白浦江故道。在嘶马镇境内的常兴,常平,高巷,其秀村内,仍有白浦江故道之遗存。在浦头镇内,南龙耳河中的一段,亦为白浦江之北泓遗存。
西汉辞赋家枚乘(?-公元前140),在《七发》中“观涛乎广陵之曲江”时写道曲江广陵潮的壮观:“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运,日夜不止”,并说,那后浪推前浪的状况,浪头高高掀起的情形,波涛激荡纷乱的情景,水流结聚回转的势态,水势到处冲激的力量,足以使人惊恐异常……
然而,这种如钱塘大潮的曲江潮,我们再也无缘得见了!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来思考思考,曲江潮的消失,白浦江的湮灭,有些什么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呢?
消失了的河流白浦江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苏ICP备10068214号-2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144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