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古城好风光,今日秦邮景更美。”高邮古“秦邮八景”给人以美的遐想和享受,也给今天发展旅游业留下了好的基础。近年来,高邮市结合生态示范市建设和城市化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古城文化、邮驿文化、水乡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打造城市新形象,创造旅游新品牌,陆续开发出了一批融古代文化和现代理念为一体的新景观。东湖度假村、盂城驿、南门古大街、龙虬庄生态博物苑、镇国寺景区、运河大桥和二桥、沿运休闲风光带、汪曾祺文学馆、秦观故里亭、渔家乐生态旅游区、渌洋湖森林公园、董潭生态旅游区、城雕“邮驿之路”、菱塘镇清真寺、蝶园市民广场、高邮中学新校园、高邮大剧院、京沪高速龙奔服务区……让秦邮古城焕发出了青春的魅力。
盂城驿: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57年),位于高邮市南门大街馆驿巷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古代驿站遗存。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邮驿制度和邮驿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三间,廊房十四间,马神庙一间,马房二十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为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客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1985年盂城驿在文物普查中被发现。1993年高邮市人民政府主持修缮,修复了驿站的主体建筑。和已修旧如旧的南门古街,组成了亮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修复后的盂城驿现已辟为《邮驿博物馆》,室内恢复了驿站当年的陈设。布置了《中国古代邮驿史展览》,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图片、大量的邮驿文物,向游人展示了中华民族三千年的邮驿文明史。1996年盂城驿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该馆入选百集电视专题片《中国博物馆》,现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游台: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先哲孙觉、秦观、寓贤王巩等会集于此,饮酒论文,故名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仿古拜贤。文游台是筑在东山(亦称泰山)顶端的高台建筑,登高四望,东观禾田,西览湖天,水乡自然景象尽收眼底。文游台前为盍簪堂,四壁嵌有《秦邮帖》,乃清代嘉庆年间高邮知州师兆龙集苏东坡、黄庭坚、米元章、秦少游、赵子昂、董其昌等名家书法,由著名金石家钱泳勒刻而成,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游古迹是秦邮八景之一,淮堧名胜之地,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国寺塔:位于高邮城西南运河的河心岛上,亦称西塔,始建于唐代僖宗年间(874-888年)。该塔为七层方形楼阁式砖塔,塔高35.36米,顶端塔刹是一青铜铸葫芦,葫芦表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虽历经修葺,但仍基本上保留了唐代的建筑风格,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为保塔运河改道,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古塔,如今岛上已重新恢复镇国寺供游人参观、休闲。198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净土寺塔俗称东塔:位于高邮城区东南的蝶园历史风貌区内。该塔始建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系高邮知州衷时章所建。此塔为砖砌仿楼阁式,塔身七级,呈八角形,通高47.46米。塔以雄伟见长,挺拔而秀颀。1963年,高邮中学学生朱光荣等攀上塔顶,从中取出明代万历年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四十余卷,后交南京博物院保存。该塔曾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高邮第一次解放时,被战争炮火损坏东南一角,次年修复。2005年6月,为恢复古塔原有风貌,该塔大修。维修过程中排除抗战遗留在塔体内的炮弹三枚,并发现建塔时的记事砖碑一方。2006年6月该塔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北首,是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村落遗址,遗址平面近似方形,四面环水,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距今7000—5000年。该遗址发现于70年代,90年代曾先后进行过四次科学发掘,发掘面积1335平方米,清理墓葬402座,出土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其中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原始艺术品,最为珍贵的是在遗址地层中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和古文字陶片,它对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和我国文字的产生均具有重要意义。遗址的发掘证实在距今7000-5000年之间,位于江淮东部地区的龙虬庄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特征稳定、发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龙虬庄文化。它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摇篮。1993年该遗址的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5月龙虬庄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天山又名神居山:位于高邮市湖西天山镇。1979年县采石场在开采石料时,发现古墓葬。经过二年多考古发掘,先后发掘了一、二号汉墓。这两座汉墓均有等级较高的楠木垒成的“黄肠题凑”,并出土金缕玉衣残片。初步考证墓主人系西汉广陵王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两座汉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玉器、铜器、漆器、陶器、木佣、车等器物。出土的随葬品中的漆器、木雕制作非常精美,特别是漆塌、木履和成套的浴具为汉代考古少见。天山汉墓的出土为研究汉代葬制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该墓198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邮古城:系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高邮军知军事高凝祐始筑,1972年该城基本拆除,唯保留东南122.7米一角。原高邮城周长一十里三百一十六步,高二丈五尺,面阔一丈五尺。1985年进行整修,1991年遭遇特大洪水侵袭,城墙坍塌,市政府拨款抢救维修。高邮城东南角上有明代天启年间建造的奎楼一座。奎楼亦称魁星阁,砖木结构,八面三级,楼阁建筑。1984年高邮县人民政府拨款修缮,并按照清代画样,恢复第一层重檐回廊。城墙内外侧有古柏一株,老干虬枝,形态古拙。城墙及奎楼200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门当铺:位于高邮城北门外人民路西侧,开设于清代中期,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基本上呈五排五进,原有房屋80多间,其中有柜房3间、客房3间、首饰房24间、号房30余间、更房、生活用房20多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典当铺遗存。相传该当铺为清代大贪官和珅的私产,到民国初年爱国绅士马士杰(曾任江苏省民政司司长)是当时当铺的最大股东,1927年当铺遭到军阀孙传芳部下的抢劫,后歇业。解放后,当铺主要建筑归新巷搬运社和锚链社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房,几十年来当铺房屋总体布局和框架结构未作大的变动,特别是处于当铺中心位置的存箱楼、东部的客房、号房保存基本完整。存箱楼(首饰房)是位于当铺中心位置的二层回字形的楼房,俗称走马楼,不仅保存完整且结构特殊。此楼平面近似方形,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外看像一座方形城堡,房屋四周是高大的风火墙,东西留有宽大的巷道和两边房屋隔开,整个楼房给人以森严神秘之感。客房梁架上的镂空浮雕精致典雅,有象征祥瑞的鲤鱼莲花等纹饰,为清代乾嘉时期的建筑风格。当铺内尚存更楼遗迹和防火的用小口水井多口,这些都为当铺的修复提供了依据。高邮当铺的发现,为研究清代江苏地区的典当制度及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2001年该当铺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菱塘清真寺:位于我省唯一的回族乡菱塘镇北部的清真村,是传教士薛琦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所建。该寺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呈前后三进。内设前殿、大殿、窑殿、水房、教长室和殡具室。其中窑殿为四方亭阁,飞翼重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该寺已成为穆斯林活动的中心,历年来,该寺除了正常进行礼拜外,每逢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圣忌节等重大节日,都有江苏、安徽邻近五个县市的数千名穆斯林来此参加宗教活动。2006年,该寺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邮王氏纪念馆:坐落在高邮市区西南部一条叫西后街的老街中段,馆门坐西朝东,占地约一千多平米。王家三代朝廷为官,家大业大,名闻遐迩,其故居早先规模较大,屋宇连绵近百间,后因岁月沧桑,后裔外迁,战乱频发等,有的房屋毁坏倒塌,有的移作寻常百姓人家,有的则改建成了工厂的车间。改革开放不久的1983年,当地党委政府为纪念垂名史册的清代音韵、训诂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激励故里乡亲与莘莘学子缅怀先贤、勤勉好学、奋发有为,迁走工厂的部分车间和入住其中的居民,修复了东厢屋三间,北书房三间,古井一口,修建门厅三间和部分故居院墙,建立高邮王氏纪念馆,并对外开放。1994年又修建正厅五间、厢房六间,重树“独旗一杆”,塑王氏父子像一座。清砖黛瓦的清式建筑造型古朴,几竿翠竹扶苏,几簇梅花相依,使故居庭院的环境显得格外幽静雅致。 沿着两侧颇具清末民居风格的西后街由北而南,来到高邮王氏纪念馆跟前,府第式的门厅外挂着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手书的“高邮王氏纪念馆”的馆牌。凸起的白大理石门当与高高的门槛将你引入纪念馆,门厅上方悬挂着“古训是式”的金字黑底的匾额,造型古朴的照壁上刻有“戬谷”(善、吉祥意)的砖雕。转身向北,透过灰砖镂空的圆门,跳入眼帘的是一方小院。在几竿依墙直立的翠竹掩映中的王念孙、王引之,古铜色塑像分外引入注目。端坐石凳之上的王念孙长衫过膝,双目平视,神清气定,左手扶一竿木手杖,右手握着一册翻开的书;站立右侧身后的王引之,两手垂放,双目微闭,似有所思。塑像西南的墙脚,是一口王家曾经使用过的古井,白而光滑的石井栏上似乎还能看出当年提绳打水留下的依稀痕迹,俯视井口,井水依然清冽。塑像稍东有一侧门,门内又是一方不大的庭院,庭院内有冬青、桂树,还有一株枝繁叶茂的石榴树,开满了朵朵殷红的小花,恍若星空璀璨。与庭院平行并列的是坐北朝南的三间北厢房,房内陈列着《王氏故居》、《高邮王氏学》的展览及许多经学后人的书画作品。相传这里曾是王氏父子潜心读书的地方。   回身到灰砖镂空的圆门北侧向西,是一溜带有斗拱廊沿的五间正厅。据介绍,正厅拟再现王家藏书堂的原貌,眼下只是摆放着一些旧式桌椅,供游人休憩、景仰。正厅上方悬挂着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的“一代宗师”的匾额,下方正北后墙上挂着已故当代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精心绘制的王氏父子画像。画像中的王氏父子一位年届古稀,一位年过半百,虽然均已成为学富五斗的经学大师,但都精神矍铄,身材瘦削,清式的衣袍显得阔阔大大。正厅中间门外两侧的立柱上挂有李一氓题写的“父子一门乾嘉绝学,宋明以外训诂大成”的楹联。正厅前的庭院内有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三间。东厢房门前立柱上挂有已故北大著名教授周祖谟题写的楹联“世代研经明古训,山川锺秀育贤人”,西厢房门前立柱上挂有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祺题写的楹联“一代宗师千秋绝学,二王余韵百里书声”,寄托了他对家乡崇文重教、后继有人的殷切希望。两侧的厢房内均为展览室,陈列着王氏父子各种版本的著作及近现代学者专家对王氏父子训诂学研究评析的文章专著,叶圣陶、王力、廖井丹、顾廷龙等已故专家学者、书画家均有手迹陈列其中。东西厢房南侧是三间不大的前厅,陈列有王氏父子的生平传略、轶闻故事,“王念孙参倒和坤”的前前后后,“王府独旗杆”故事的来龙去脉,伴随着悠长、远去的岁月分外令人关注、令人遐想。 出前厅又是一方狭长的院落,错落有致的花草古木,簇拥灰砖铺成的甬道,一直延伸到照壁南侧的镂空圆门。
高邮王氏父子简介 
      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学界习称其号石月瞿先生。乾隆乙酉年钦赐举人,乙未年中进士。曾任工部主事、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等职。其父王安国官至礼部、吏部尚书,著有《王文肃公遗文》一卷,《补遗》一卷。据史料记载,王念孙自幼聪颖好学,五六岁时即能诵读《尚书》,知解其义,有神童之称。后拜训诂学家戴震为师。他精通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著述既丰而严谨,有《广雅疏证》二十卷和《读书杂志》八十三卷,为世人所重,誉为“经学大师”。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王念孙长子。乾隆乙卯年顺天乡试科举人,嘉庆己未年科一甲三名(即探花)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工部尚书。王引之幼承家学,精研音韵、文字、训诂诸学,深得其父精粹,并拓展其父学术领域、推而广之,著有《经义述闻》三十二卷、《经传释词》十卷。在训诂学界,与其父并称“二王”。《经学历史》作者皮锡瑞曾有“经学训诂,以高邮王氏念孙、引之父子为最精”一说;同时代的阮元也称王氏父子是“一家之学,海内无匹”。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散文家、文体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汪曾祺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他虽也喜欢做学问,但同那些大学者不同的是,他多半陶醉于辞章考辨之类的“小学”,做的是阐幽发微的工作。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当今社会,由于复制技术造成的那种虚拟幻化的“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因为它们的虚幻和刻板,已经不再具备可体验的审美特征。真正具有可体验的美的特征的,恰好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无时无刻不在的“小文化”“小话语”“小叙事”。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必须指出,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的性情,他强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他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现代艺术,太多的夸饰,太多的刺激,太多的借助声光电气。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的背后。由此看来,人们除了被“忙”包裹、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汪曾祺的散文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宋城墙:高邮城始建于宋开宝四年(971)。绍兴初年,名将韩世忠在高邮抗金,又加以营缮。淳熙十二年(1185)郡守范嗣蠡建城楼于四门之上,东为武宁门,楼曰撼海楼;南为望云门,楼曰藩江楼;西为建义门,楼曰通泗楼;北为制胜门,楼曰屏淮楼。至今南门城楼上的“望云门”石刻犹存。开设南北两座水关,引运河水在城内小河里涓涓流淌。南宋开禧年间开挖了护城河,明代增添了望楼和牙形城堞。清乾隆九年(1774)知州许松洁修城,更四门城楼名,东为挹春楼,南为朝阳楼,西为宁波楼,北为迎恩楼。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州左辉春再次修城。据记载,高邮古城周长为十里三百一十六步,高二丈五尺,面阔一丈五尺,十分壮观。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路过高邮,登临城楼,写下一首《高邮城晓望》: 
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 
望中灯火明还灭,天际星河淡欲无。 
隔水人家种杨柳,带霜凫雁起菰蒲。 
短衣匹马非吾事,拟向烟波觅钓徒。 
      这是诗人给我们留下的高邮城楼的形象,可惜的是至1958年,高邮古城墙大部分拆除,只保留东南角一段,长122.7米。虽经历1991年特大洪涝,暴雨冲刷,因抢救及时得当,使宋城墙依旧巍然壮观。
奎星阁:奎星阁位于高邮城东南角,奎星本是中国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称为“奎宿”,被尊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因为传说中的“奎”的形象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捧斗,一手执笔,合起来如一“魁”,所以奎星又俗称魁星。高邮历代文人辈出,明天启三年(1623),高邮市民王自学、孙传祥、张承烈募捐,建成奎星阁,表达了高邮人希望奎星普照、奎星永驻的愿望。奎星阁建于城墙之上,为砖木结构楼阁式,三级八面,高20米。第一层北面开门,二、三层四面有门。每层阁楼顶板上均有彩绘,或龙或凤或蝙蝠,寓意吉祥幸福。登楼四望,视野开阔,高邮美景尽收眼底。登楼观景,成为古代高邮文人的一大雅好。奎星阁四周遍植名木,其中一棵古松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老干虬枝,苍劲挺拔。高邮民间流传魏源在奎星阁放树劝学的故事,颇耐人寻味。奎星阁下有一棵大槐树,枝叶繁茂,亭亭如盖。一些读书人几乎每天都在树下聚会,饮酒嬉戏。一天夜间,魏源突然派人将大槐树放倒。这批读书人群情激愤,一起找魏源理论。魏源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高邮近年科第断绝,你们读书人怎么能安之若素呢?我放树的目的,就是希望你们刻苦读书,发愤进取啊!”一席话激发了青年人读书上进的热情,在当年的乡试中,高邮的文武考生有八九人考中。此后,高邮又出现了科甲登第者不断的喜人景象。
王永吉和蝶园:古城高邮的东南隅有一座范围不小的私人花园,有一个雅致的名字“蝶园”。蝶园面积约25.6公顷,建筑精美,蔚为壮观。原有的主建筑为聚星堂,斗拱的门厅,高大的厅堂,别致的花墙,在奎星阁的映衬下更显得古朴壮观。围墙外古木参天,垂柳依依,竹篱茅舍,小桥流水。还有一汪荷池,春夏间,荷叶随风起舞,荷花亭亭玉立,煞是迷人。据说园内还有会文馆、紫竹园、月明园、松竹山庄等景点。《高邮县志》收录了一副由王安国题写的蝶园联: 假山真鹿卧, 死水活鱼游。从中也可看出蝶园昔日的风致。蝶园主人叫王永吉,字修之,一字六谦,号铁山,高邮人。少时聪明好学,善于思考。明天启甲子年(1623)中举,第二年中进士,后任知县,一直做到蓟辽总督。到了清代,他做过大理寺卿、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兵部尚书,直至国史院大学士。清王朝定都北京后,王永吉携其挚友——四川人陆永一起回到高邮,曾相约誓不出仕清朝。王永吉在奎星阁下兴建了蝶园,与友人终日饮酒、赋诗、对弈,十分潇洒自如。据说顺治皇帝曾派人到高邮,意欲请其出山。王永吉听到风声后,与陆永一起来到60里外的界首镇,藏在东岳观中。对于出山与否王永吉内心十分矛盾,就在观中求签,得一上上签,签题是“伊尹受聘”下面有四句诗: 
求廉如德久扬声,丹诏来催上帝京。 
今日白衣明日相,文章何必用心争。 
      于是王永吉就进京出仕了。清王朝对其委以重任,他也希望能有所作为。但由于王永吉曾参与南明政权的抗清,清皇叔多尔衮一直耿耿于怀,他仕途并不顺利。在任工部右侍郎时上书请辞,被多尔衮指责“博虚名”,下令革职,永不录用。王永吉回到家乡,在蝶园和陆永等人继续着悠哉悠哉的生活。对于王永吉的此次出山,其好友陆永是很为不满的。民间流传这么一个故事:一日时交谷雨,王永吉与陆永在园内对弈。王永吉棋下得顺手,随口说出一联:“志在一匡,今日几乎忘谷雨。”陆永稍加思索,从容说出下联:“恩荣两代,当年何不辨清明。”令王永吉无言以对。王永吉其后曾几经升迁革降。特别是在顺治十二年二月,被授予国史院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并以大学士管吏部尚书事。顺治曾在南苑接见他,并亲手脱所服冠帽赏赐于他。顺治十六年春王永吉去世,被追封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按一品例祭葬、立碑。

蝶园市民广场
:2002年国庆节前夜,高邮市蝶园市民广场落成剪彩。广场上华灯齐放,人山人海,一派沸腾的节日气氛。市民们为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广场、一个风格独特的市民广场而赞不绝口,奔走相告。 
      蝶园市民广场占地10.5万平方米,由同济大学设计。广场设计最大的特色在于容铸古今,把高邮悠久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与现代广场和造园理念融合。广场在蝶园旧址上兴建,沿用“蝶园”故名,显得十分雅致贴切。广场东南两面,护城河流水潺潺,宋城墙气势巍巍,奎星阁高高耸立,古树名木蓊蓊郁郁。在更远的大背景上,净土寺塔直刺苍穹。置身其间,让人产生强烈的有中国特色沧桑感和纵深感,空间上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让人感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妙手偶得。 
      广场设计遵循“以人为本、以水为源、以绿为美”的原则,注重高邮水乡的地域特色。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一轴二面三点”,即“景观主轴线,蝶池小面、蝶园主广场,入口商业休闲广场、亲水广场、宋城墙奎星阁古迹”为主体,水上平台和引桥流水融为一体,使人感受到水乡特有的水性的滋润。广场绿化设计充分体现“花香蝶自来”的意境,种植花草树木近40个品种,其中有榉树、香樟、桂花、梅花、天堂草等,错落有致。驻足看广场绿草如茵,彩蝶飞舞,彩色喷泉千姿百态,徐行听流水淙淙,舞曲翩翩,绿树丛中鸟啼莺啭,让人心旷神怡。夜晚的蝶园广场,更是一个灯光流动、喷泉摇曳的世界,一个游人如织、赏心局悦目的世界。蝶园市民广场无愧为现代高邮人的一张城市名片。 信息整理:www.yztpd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苏ICP备10068214号-2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144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