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古运河见证了扬州的繁华,渡口则是古运河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昨天下午,文昌花园的三位居民回忆了1921年至1958年间扬州市区渡口的情况。
从湾头至三湾 市区段曾有16个渡口
   
今年81岁的民间文化学者程裕祥是那个时代的经历者,他最近一直在查找扬州古运河渡口的资料。“据我目前查找的资料来看,扬州有史记载的渡口是清代钞关的渡口。在此之前古运河上是肯定存在渡口的,但是有多少,在什么位置,已经很难考证了。”

    程裕祥介绍,经过查找资料以及走访一些运河沿岸的老人,基本可以确定1921年至1958年间,扬州市区古运河段最多时曾有16个渡口,其中东北端起于湾头渡口,最西南端终于三湾渡口。“以1958年为分界线,是因为1958年之前从邵伯湖入长江,古运河是必经之道,一直到了1958年扬州决定开挖大运河,此后很多船只就改从这条水路进入长江,加上古运河之上解放桥等大桥的相继建设,这些渡口也就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直到上世纪末,随着五台山大桥的投入使用,市区古运河上高桥渡口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渡口周边商铺林立 过河方式主要是摆渡和浮桥
   
程裕祥说,当年渡口周边商铺林立,各行各业的商人都云集于此。“当年扬州仅有的‘两爿半厂’——振扬发电厂、扬州麦粉厂和因为季节性生产而被称为‘半间厂’的汉兴祥蛋厂都建在古运河沿岸。这些厂每天都有千余名工人往来于古运河两岸。在我的记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扬州市区古运河上只有两座桥,分别是修建于1937年的通扬桥和修建于1948年的大荣桥(位于现在引市街附近)。而渡口最繁华的区域当数现在东关古渡位置的洼字街渡口至现在五台山大桥附近的高桥渡口,在这一段数百米长的古运河上有五六个渡口。其中位于现在便益门大桥附近的二畔铺区域甚至有南北两个渡口,就是因为这个区域每天有数千工人上下班,那里的摆渡一天运送来往过河的客流量达到数千人次。”

    “那时候我住在洼字街,母亲每天去泰州路菜场买菜都要经过洼字街渡口。那时候渡口有两种过河的方式,一种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摆渡,另外一种就是由船只横于河面之上形成浮桥,过河的人可以从浮桥上通过。构成浮桥的船只也根据汛期和枯水期河面宽度不同而有三至五艘船不等。在十六个渡口之中也只有现在东关古渡位置和现在渡江桥东首这两个位置的渡口是浮桥,其他的十四个渡口都是摆渡。”
渡河收费有票据 过桥费用一至三分钱不等
   
民间收藏家张玉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渡河收费的票据,过桥费用是一至三分钱不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古运河上的这些渡口都属于是国家或者集体的了,其中大部分渡口归属于扬州市航运公司,湾头的渡口就归属于湾头公社。我收藏的这些票据都是我年幼时随父亲坐船过河留下的。父亲是做扫帚的,店铺就在洼字街,每天他都会带一些扫帚去城里面卖,所以每天都会从渡口往来于古运河两岸。至于湾头渡口的票据,是我随父亲去乡下收做扫帚的麦秆时坐船留下的。”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经常经过的洼字街渡口,当时已经是浮桥了,五艘船用绳子首尾相接地绑在一起。夏天水大的时候河水冲击船身,浮桥摇摇晃晃的,生怕自己会掉下水去。”
摆渡工收费看心情 作物货物都可抵充过河费
   
田学文出生在一个摆渡工世家,父亲田登弟就是洼字街渡口的最后一个摆渡工。“从我记事起,我的爷爷田兆根就在洼字街渡口做摆渡工了,后来父亲接了爷爷的班,也做了一个摆渡工。父亲也是在洼字街渡口摆渡,后来和几个邻居合伙购买了几艘船,搭起了浮桥,每个‘股东’轮流在浮桥口收费。”

    田学文说,自己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轮到父亲在浮桥口收费的那一天,“在当时来说,一天收的过桥费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每到那一天我去渡口找父亲,他都会给我一两分钱买吃的,平日里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现在想起来,父亲他们当时收费也是很‘任性’的。”田学文说,“感觉他们收费完全看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小孩是不收费的,熟人也不收费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切免谈,就连独轮车运输的货物都得按照一个人的费用来收。他们当时不仅收钱,过河居民自己家种的芝麻、粮食、蔬菜,过往商户运输的货物等等,都可以抵充过河费。”

    “当时渡口营业的时间是从天亮到天黑,天黑之后如果人家有急事找上门希望过河,这笔费用也就成为家中的额外收入了。”田学文说,1958年,父亲离开洼字街渡口,去钢铁厂当了工人,洼字街渡口自此也就消失了。
    信息来源:扬州晚报 信息整理:www.yztpd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苏ICP备10068214号-2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144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