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逝的手工艺“打草鞋”
草鞋是里下河一带居民过去的传统劳动用鞋,祖祖辈辈的农民穿上它,辛勤劳作;红军穿着它爬雪山、过草地,写下长征诗篇。草鞋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记,打草鞋也成为那个年代村民必会的手工活。
如今,草鞋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偶尔再看见它,也只是作为民俗的摆设或纪念品。
老人介绍,打草鞋从搓绳子开始,把从棕树上割下的棕榈片用手工搓揉一番,撕开后浸水晾干,接着抽丝,一般抽3次就能把最长的棕丝挑选出来,只见他两手一配合,棕丝成了草鞋绳。
搓好草鞋绳,就可以开始打草鞋了。草鞋绳要多长呢?“一‘人’长为标准。”老人说,以前没有尺子,父亲教他两手摊开放直就是一只草鞋的草鞋绳长度。一根草鞋绳对折两次,一头绕在一根小竹节上,即是草鞋鼻子,另一头扣在草鞋耙上。
老人在腰间系上绳子,把草鞋鼻子拴在绳子上,便不紧不慢地开始了,手里的几根稻草在草鞋绳内一上一下穿编,边穿边不停地往内拧转。“草鞋无样,用手量。”老人介绍,这是最初学打草鞋的口诀,意思是草鞋上每一个关键的位置都可以用手指测量。编到四手指横宽时,就可以在两边安耳纽了,耳纽的原料是麻绳,“耳纽差不多也是四手指横宽。”老人一比划,又接着打草鞋。
“感觉稻草少了,就加一根。”老人用手摩挲着,第二个耳纽距离第一个一指长,第二个耳纽的长度是三手指横宽,紧挨着是第三个耳纽,比第二个少两公分。
在编织过程中,老人小心翼翼地把稻草一根一根的编织进去,还不时身子稍稍往后仰,用力打紧草鞋。老人解释,“要把草鞋编织得整齐漂亮,关键是腰间的这个绳子一定要一直拉紧,否则编出来的草鞋容易松散不整齐。”
从起手到鞋底的成型,大约一小时左右,老人用剪刀剪净草鞋边线外多余的线头,再用一组线将耳纽贯穿起来,一双草鞋算是正式完工了。编好的草鞋,前宽后窄,中间内收,两头椭圆。老人乐呵呵地说,“看出来没,就像是一张箬叶,所以常说,草鞋的样子就是箬叶的形状。”
打草鞋
打草鞋 文/赵旭东
草鞋,是贫穷年代乡下人家穿不起布鞋或球鞋的替代品。很大一部分人家,纵然有双把过年做的新布鞋,平日里是舍不得穿的。天暖和的时候,一天到晚都是打赤脚。天凉的时候,就穿草鞋。
编制草鞋是技术活,我们家近亲和四邻中,我的外公是“打草鞋”(老家那里的人,叫编制草鞋为“打草鞋”)的能手。
打草鞋的草,是在糯稻秸秆里留取的,必须单晒、单捆、单储。我老家的村民们叫这种齐头草为“干草”。干草,结实,且有韧劲。打草鞋前,必须先将干草放在木头墩子上,一个人抓着,有规律地转动干草的四侧方位,进退纵向的前后位置。每转动一个方位,另一个人用木榔头对着干草,使劲地捶打。干草变得软绵了,“生草”成了“熟草”。捶打成熟草后,外公精细地一根一根地将秸秆外层的草膜扯掉。
外公打草鞋,一般选择雨天,生产队里的社员们因雨歇工在家。外公,光头上的短茬新发,以及络腮胡子,已经全白了。外公戴着老花眼镜,嘴里咬着旱烟斗,抽着劣等的烟丝,低头,无语,在长条板凳上拨弄着打草鞋的木头工具。外公在木头工具上扣上鞋底经向细麻绳,用打理过的上好的熟草进行纬向编织。编织过程中,每编好几排,外公就用锯齿状的紧具,将已编入的纬向熟草向前推紧、挤压,这样编出来的鞋底结实、耐磨。接着,在鞋底的边缘,插进细麻绳做主筋,继续鞋帮的编制。
每遇外公打草鞋,我就在他边上玩耍,还美其名曰,来帮忙的。事实上,唯一能帮上外公忙的是:将沾了水的熟草一撮一撮分开,默契地递送到外公的手上。外公打的草鞋有三种款式:一是夏天穿的,像现今的塑料凉鞋,没鞋帮,只有鞋底加几根绳子连接着,还有细麻绳做的搭袢,扎紧了,鞋子就跟脚了,这种草鞋叫“草凉鞋”;二是春秋冬三个季节都可以穿的,像现今的单皮鞋,矮帮,叫“蹼鞋”;三是冬天穿的,像现今的雪地靴,高帮,叫“毛窝子”。
外公打的蹼鞋,在鞋子沿口的位置上,草里总是要插入几根布条。这样,不仅穿着舒服一些,也不会因为蹼鞋的后沿口与脚后跟摩擦,啃破皮肉,冬天生成冻疮。
外公除了给家人打草鞋之外,还在吴堡集市逢集的日子,背着一串草鞋去售卖。外公打的草鞋,精致、密实,外形端正、波俏,穿着舒适,能卖到一毛五分钱到两毛钱一双,每双总比别人多卖几分钱。接近晌午时辰,外公用卖草鞋收得的块把多钱,买些油盐酱醋,或几块盐卤豆腐、几张百页等生活必须品带回家里。
外公过世后。打草鞋的匠人连同草鞋,还有那打草鞋的工具,一一消逝在岁月的长河,唯有关于草鞋的记忆还留在我的心河。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苏ICP备10068214号-2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144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