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是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远处燃放的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幽的火药香。”这是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所描写的年味。的确,爆竹声响是乡村过年的重要符号之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从过大冬(冬至)开始,腊月二十四送灶(有的地方是二十三)、除夕、五天年(正月初一至初五)、十三上灯、正月半、十八落灯,这些日子都要燃放爆竹,特别是过年前后,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震耳欲聋,连绵不绝。放爆竹不仅是沿袭多年的风俗习惯,也是过年节日氛围的一种渲染。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是从冬至清晨鞭炮声中拉开序幕的。一到这个节日,小孩子们会就齐声诵念流传已久的儿歌: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假,学生不交钱。从这个时候,家庭主妇就开始忙碌起来了。首先,要忙一家老小穿的。过年要讲究从上到下一身新。新衣服还好说,有钱到街上买点布,然后自己或请在行的人裁剪缝纫就行了,没钱也可以将就着,但每人一双新鞋是必须的。那时每个家庭的人口又特别多,妇女们只得起早带晚纳鞋底,纳完一双又一双。其次,她们要忙吃的。淘糯米磨米粉,然后放在外边晒几个太阳。腌制咸货,条件稍好的要杀头年猪,条件差的也要上街割上几斤肉回家腌制,绝大多数人家还要腌制鸡、鹅、鸭、鱼等咸货。进入腊月门之后,家家户户就陆陆续续开始蒸糕馒了。临近过年时,还要磨豆腐,做百页、做豆腐圆。炒葵花,包汤圆,精心准备年夜饭。再次,打扫卫生通常也是妇女们的活,腊月二十四要掸尘,屋里屋外都要打扫干净。年前还要将全家大人小孩的衣服浆洗一遍。
男人们这时也没有闲着。每年冬季,他们大都要将自家的房屋收拾整理一下,因为那时一般农户居住的基本是茅草房。有的要请茅匠将屋顶修补一下,有的要将外墙用泥土抹一遍,有的要将室内地面换土整平,总之要将里里外外搞得清清爽爽、漂漂亮亮的。购置年货是男人们必办事宜,他们要到大一点的集市上购买对纸年画、香烛鞭炮、油盐酱醋、拜年茶食等。张贴春联年画是男人们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家中无论是大屋还是小屋,甚至是鸡舍猪圈,只要有门的地方一律要贴上红色的对联,堂屋要重新换上新的中堂,两边山墙还要贴上具有时代色彩的年画……经过一番精心装扮,里里外外红红火火,焕然一新,新年的气象立刻显现出来了。举行各种祭拜仪式是男人们的专利。旧时过年前后繁文缛节的礼仪比较多。腊月二十四祭灶神,家家要煮糯米饭(俗称灶饭),用灶饭敬神,灶神像通常放在灶壁顶上,两边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除夕要举行“接灶”“赐先”“拜祖”“敬神”等仪式,大年初一要抢先烧头香,一直到正月初五,每天都有仪式,每个仪式都有一套说辞。
孩子们一年到头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过年。一进入腊月门,农家陆陆续续开始杀年猪、蒸馒头了,孩子们的肚子不仅实在而且有些荤腥了。大年三十,吃煞馋肉,吃年夜饭,收压岁钱,正月里去亲戚家拜年吃年洒,几乎天天都有好吃的。大年初一还要穿新衣服、新鞋子,戴上新帽子,围上新围巾,女孩子们的头上还要插上一两枝漂亮的小红花。当然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就是玩了。过年期间家长一般不打骂孩子的,孩子们可以无拘无束尽情地玩耍。燃放各种花炮是男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还喜欢从村东头到村西头挨家挨户看人家的新年画。庄上来了送麒麟、舞狮子、玩猴戏的,一群小孩前呼后拥,蹦蹦跳跳跟他们一起跑。上灯到落灯五天时间里,孩子们会拿着自家做的各式灯笼到一起玩耍,几十盏灯笼聚集起来,蔚为壮观,格外耀眼。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传统的年味与我们渐行渐远了。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苏ICP备10068214号-2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144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